“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古丈县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纪实
2024-12-27 15:52:39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翔 | 作者:杨子涵 | 点击量:11275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杨子涵)2024年,古丈县检察院以“小院”扛起“大担当”,将数字检察作为“一院一品”进行重点打造,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研发和应用,成功实现数字检察工作破局,赋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没想到我们这样的山区小院,竟然研发出了能够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的法律监督模型,真是不容易,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在推动数字赋能检察监督方面展现的决心和作出的努力。”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龙献文在古丈县检察院调研时,对该院虚假诉讼套取住房公积金法律监督模型给予高度肯定。小院能有如此“大作为”,着实不易,凝聚了全院上下的辛勤努力。

强化组织,合力攻坚,以小身板扛起大担当

“作为湘西州人口小县,编制小院,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推进古丈县检察院赶上新时代新征程,不能等,不能靠。在‘数字中国’‘数字检察’政策东风下,唯有向科技、向数字要生产力、要战斗力,才是最可行的出路。”今年以来,作为基础较薄弱、各方面资源不多的山区小院,古丈县检察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检察监督的重要性,将数字检察作为“一院一品”进行重点打造。

说干就干。该院组建由党组书记、检察长“挂帅”,分管副检察长协助,业务部门、技术部门骨干力量组成的数字检察团队,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进行统筹调度,构建起“一把手”抓总,分管领导协管,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统筹数字检察与业务工作融合,在日常办案中培养干警数字思维,在全院形成“人人重视数字检察、人人运用数字检察”的工作氛围。

精准切入,成功建模,以小切口推动大突破

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数字检察究竟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

答案在实践中。住房问题一直是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住房公积金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政策,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稳定器”。

近年来,当事人通过虚构民间借贷的方式违规套取住房公积金的行为时有发生,该行为严重扰乱司法秩序,危害住房公积金安全,而这类虚假诉讼行为往往具有立案、结案时间短,诉讼标的额与执行公积金数额相近等主要数据特征。经综合分析研判,古丈县检察院决定以此类案件为“切口”,对住房公积金监管领域进行精准监督,切实维护好国家住房公积金秩序。

为挖掘大数据背后隐藏的“故事”,更好地开展法律监督,古丈县检察院精准攻坚、持续发力,与住房公积金中心、法院衔接,调取相关文书及数据万余条进行全面分析调研,但面对海量的数据,人工识别、研判显然不可能。

因此,该院以法律法规和法律监督目标需求为出发点,经过反复尝试,成功构建了以“虚假诉讼套取住房公积金”为监督点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通过数字赋能,最大程度激发数据对法律监督工作的促进作用,以往监督线索发现难、工作碎片化、质效不突出等瓶颈问题有了新的破解之道。”办案检察官介绍道,该模型针对相关虚假诉讼案件立案、结案时间短,诉讼、执行标的与法院执行划扣的公积金数额相近等特点,通过将法院执行划扣的公积金数据与民事诉讼案件数据以及中国裁判文书网、执行信息公开网上的相关数据进行碰撞分析,从海量文书信息中自动识别出有效线索,用大数据洞察“假官司”,为法律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推用并举,深化效能,以小支点撬动大提升

为让该模型在全国范围内发挥更大作用,让住房公积金领域虚假诉讼得到更广泛的监督与纠正,古丈县检察院积极申报,推动该数据模型逐级入库。今年9月4日,该模型成功上架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全国库,在全国检察机关推广应用,并成为全省检察机关最早上架全国库的模型之一。

​在自身成功研发模型的基础上,该院还充分应用其他地区院在全国库上架的模型,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模型应用方面“四大检察”全覆盖,应用得分排名居全省检察机关第二,推动了模型运用实战化,促进了检察工作高质量。

小院可以有大作为。古丈县检察院将进一步用好用活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不断擦亮“数字检察”工作品牌,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组稿:李翔

责编:李翔

一审:李翔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